崗位實踐
鄭開成——渤海大地的藍色身影
他遠離故土,為產業的發展拓土開疆。在生機盎然的渤海大地上,他藍色的身影堅實而挺拔。
2008年7月“5.12”大地震后不久,鄭開成就將年邁的雙親和正在讀書的女兒托付給妻子,受公司委派參與天津風電科技公司的籌建工作。在這一片繁忙的鹽堿地上,擔任項目部部長的鄭開成,日夜奔忙在施工現場,負責一系列的項目進度、工程監督、成本管理等工作。
在風電科技建設期間,鄭開成及公司其它幾位同事 “只爭朝夕、咬定目標不放松”的勁頭讓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十分不解:“周末周日是休息的日子,下班之后是放松的時間,哪有業余時間還緊追不舍忙工作的”,伴隨著這樣的疑問,鄭開成想的是:大災后的東汽正在全力重建,我們早一點完成基建、早一點投產,就是為重創后的東汽積累一份力量。
基建關鍵時期,正是女兒高考之時,繁忙的工作使他只能通過電話給予女兒一些鼓勵,高考成績公布后,讓他有了愧疚與心痛的感覺。來年女兒復讀后,第二次參加高考,他請假回來陪了女兒一天。面對記者的采訪,已經是學生黨員的女兒鄭雪辰說:“爸爸很忙,每次回家都是坐晚上的飛機,因為他白天要工作?!?br />
風電科技基建工程完成后,鄭天成又擔任公司生產制造部部長,隊伍建設、配套組織、生產管理等重任又擺在了鄭開成面前。
2011年除夕前兩天,本已放假剛剛回到德陽家中的他,突然接到緊急搶制一臺三包機組的任務通知,鄭開成二話沒說,立即返回天津生產現場,臨時召集職工隊伍組織生產。而此時,岳母突發腦溢血,重癱搶救,使得本已承受岳父長期臥病不起負擔的妻子承受著極大壓力,面對妻子的哭訴,鄭開成只能默默無語,抓緊機組的搶制生產,待目送發貨機組的車輛駛離公司大門時,已是除夕了。
遠在天津的鄭開成,就這樣把照顧父母、培養女兒的重擔托付給了妻子,妻子每周的雙休日,一天在綿竹照顧父母,一天在德陽孝敬公婆。隨后的整整兩年,料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兩位老人重擔完全壓在作為獨女的妻子肩上,入院、轉院、配合治療、尋找護工、安撫老人情緒等等使重負在肩的妻子著實難以承受,而作為丈夫的他,卻也只能用電話給妻子一些慰藉。過度勞累的妻子終于累倒了, 2012年4月在醫院做了手術。妻子對自己的丈夫再了解不過,沒有提前通知,直到手術結束后的第二天,鄭開成才得知消息,匆忙趕到妻子身邊。幸虧妻子單位領導同事的幫忙照顧,讓難堪的鄭開成少受了妻子的責怪。
2013年5月,鄭開成年近80的母親又因重病入省城醫院手術,常常和同事之間把孝道掛在嘴邊的他,也只是在母親手術的幾天陪護了一下母親,而連進食、起臥都不能自理的母親,照料的擔子也只能托付給兄妹了。
2013年的高溫假,鄭開成回到德陽的第二天,他的母親離開了人世,臨終之際仍含混地說:“兒子,別回來了,我病好了!兒子,別回來了,我病好了!”現在,每當鄭開成回到德陽,總是要到母親的房間里看看,去墳上獻上一束鮮花,以表思念,再關心一下始終放心不下因患病每天都要吸氧十小時的父親。
五年來,鄭開成照顧家庭的時間太少太少,而為異地他鄉的建設卻付出了很多很多。
為帶好一支作風過硬的隊伍,鄭開成始終把東汽文化理念作為培養職工隊伍的重點。2009年4月份,公司職工隊伍組建之初,鄭開成就帶著首批員工到漢旺基地緬懷東汽先輩,請東汽老職工在5.12地震遺址現場講述東汽人在大災面前“泰山壓頂不彎腰”的事跡,給新入職的員工深深地注入了 “東汽精神”的血液。
結合公司精益管理培訓活動的開展,鄭開成全面、清晰、準確的核計每道工序的期量標準,推行動態考評與計件考核相結合機制,有效地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鄭開成的精心管理下,天津風電科技公司一支朝氣蓬勃、技術精湛的員工隊伍已挑起了生產的大梁。
天津風電科技地處京津要地,是東汽在華北的重要基地,更是東汽在京津地區的重要窗口,鄭天成憑借著多年管理經驗及對先進企業的學習,在公司投產之初,即嚴格推行“6S”管理及班組標準化建設活動,使得公司現場管理水平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水準。
在30年的工作中,鄭開成先后多次獲得廠先進工作者稱號,連續被天津開發區評為“優秀建設者”。鄭開成就這樣用無私的奉獻和奮進,將東汽精神的光輝投射在了渤海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