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動態
東方電氣扶貧案例入選國務院扶貧辦“企業精準扶貧案例研究項目”
2020年,國務院扶貧辦開展了企業精準扶貧案例研究項目。近日,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官網公示等環節,評選出“企業精準扶貧綜合案例50佳”和“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其中,東方電氣“精準施策,全力幫扶昭覺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被列入“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
精準施策
全力幫扶昭覺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方電氣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把定點扶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結合定點縣實際情況,狠抓“五位一體”脫貧攻堅機制,決勝“百千萬億”脫貧攻堅工程。截至2020年底,累計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1398萬元(含投入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的3000萬元)、完成以購代捐5073萬元,有力推動山西吉縣、四川壤塘縣、四川省昭覺縣先后高質量實現脫貧摘帽。
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昭覺縣脫貧工作基礎差、難度高、挑戰大。2013年底,全縣有貧困村191個,貧困人口99796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1.8%。東方電氣集團堅持真心實意、投入真金白銀、做到真抓實干,按照“集中資源、以點帶面、突出重點、惠及全縣”的思路和“集中幫好一個村,全力帶動一個鄉,重點項目幫全縣”的幫扶模式,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持續加大扶貧力度,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一、兩端發力、推拉結合,持續深化產業扶貧
通過供給端、需求端“兩端發力”“推拉結合”,有效激活當地特色資源要素,建立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戶收益、促進了當地生產組織形態轉變,初步形成了穩定脫貧、持續發展的產業基礎。
一是開展集體經濟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積極幫助當地建設符合發展需要的優質產業項目。出資1500萬元推進20個村級光伏電站建設,每年可帶來經濟收益600萬元,惠及71個村;捐資540萬元并引進龍頭企業投資544萬元,以“地方政府+鄉村集體合作社+龍頭企業+幫扶企業”模式建立了種養加工產業園,合作社所屬11個村每村每年可獲得收益近10萬元,并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基礎。
二是落實消費扶貧,拉動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消費扶貧,累計購買昭覺縣農產品1713萬元;通過聯合引進相關企業、協調社會資源購買、推動線上銷售等方式,累計幫助昭覺縣銷售農產品4154萬元,惠及貧困人口上萬人,在幫助當地群眾直接增收的同時,有效激活當地資源要素,促進了種養產業的規?;?、集約化發展。
二、內實基礎、外引資源,持續深化教育扶貧
一是改善教學環境設施,夯實教育基礎。先后出資400余萬元對希望小學、民族中學進行升級改造,顯著提升教學硬件水平;出資700萬元捐建10所標準幼教點,為偏僻鄉村的適齡幼兒提供優質學前教育環境。
二是設立獎助學金獎教金,資助與激勵并舉。截至目前,已發放獎助學金、獎教金310萬元,惠及5300余名優秀學子、貧困學生和優秀教師,有效激勵優秀學子立志成才,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鼓勵當地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三是達成高校合作協議,引入優秀教育資源。聯合北京師范大學與昭覺縣簽訂教育幫扶協議,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幫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水平。
三、聚焦關鍵、解民之憂,持續深化民生扶貧
堅持聚焦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從改善生產生活基礎條件入手加強民生扶貧。捐資80萬元為貧困戶實施廚衛改造、購置客廳三件套,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移風易俗。實施鄉村照明工程,捐建570余盞太陽能路燈,解決了上萬群眾夜間安全出行問題。不定期開展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及時為貧困群眾帶去黨的溫暖和關懷。
四、提升能力、提供機會,持續深化就業扶貧
結合當地實際和市場需要,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種養技術培訓,大大拓寬了當地群眾就業的門路。通過產業扶貧項目創造了320余個就業崗位,有效幫助當地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通過社會招聘和校園招聘,累計招聘了9名貧困大學生和青年到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就業。
五、結對共建、引領示范,持續深化黨建扶貧
組織集團所屬13個黨委集中與昭覺縣特布洛鄉及五個貧困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促進治理水平提升;組織黨支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強化扶智扶志促進脫貧。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形成樹典型、做示范、激發內生動力的積極效應。組織當地基層干部赴成都、德陽等地交流學習,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開展專題培訓,累計培訓126人次,起到了幫助提高認識、開闊眼界、啟發思路的作用。開展黨建帶團建活動,組織實施“圓夢書桌行動”,已累計為昭覺縣404名小學生每人捐贈了一套家用學習桌椅,有效改善了他們的學習條件。
六、迅速行動、精準應對,努力克服疫情影響
2020年,針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東方電氣集團迅速采取措施,及時對沖疫情影響。引入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對貧困戶、不穩定脫貧戶等建立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動態分析每戶家庭的預期收入并采取幫扶措施。及時組織下達采購訂單,穩定群眾收入預期并促進春耕生產;開展了面向全體結對貧困戶的捐養認購跑山雞項目,形成了穩定收入補充。通過扶貧項目建設、協調所屬企業勞務協作公司招錄和在線上發布適合農民工就業的崗位,及時幫助當地群眾實現臨時就業,及時緩解外出務工難的問題。及時調整幫扶計劃,籌措1000萬元資金統籌用于支持解決低收入邊緣戶、不穩定脫貧戶等困難群體的住房安全問題,全力消除疫情對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影響。
截至2020年底,東方電氣集團先后派出10名掛職干部和工作隊員駐昭覺縣專職從事脫貧攻堅工作;累計在昭覺縣直接投入幫扶資金5220萬元,實施扶貧項目40余項,幫助引進無償幫扶資金86萬元,幫助引進扶貧項目投資544萬元,組織黨員干部職工捐款捐物90余萬元;購買昭覺縣農產品1713萬元,幫助銷售昭覺縣農產品4154萬元;培訓基層干部126人次,培訓技術人員1040人次。
在昭覺縣黨委政府、干部群眾和東方電氣集團的共同努力下,通過精準幫扶,昭覺縣已實現全部貧困村和貧困人口退出,于2020年11月高質量實現脫貧摘帽。
經驗與創新
一、東方電氣集團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根本性措施,立足于當地資源,幫助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形成長期穩定發展的產業基礎。
1.建立集體經濟,促進第一產業發展。
昭覺當地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等,適宜進行苦蕎種植、烏金豬養殖等種養產業,結合這一資源特點,東方電氣集團幫助昭覺縣特布洛鄉注冊成立了所屬11個村全體農戶共同參與的 “昭覺特惠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并出資540萬元實施了東方特惠苦蕎產業園、東方特惠烏金豬產業園、百畝菜園子等產業項目,在解決就業增收的同時,建立了集體經濟,有效支持當地群眾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稟賦形成特色化、規?;N養產業。
2.引入龍頭企業,讓內行人做內行事。與發達地區相比,貧困地區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存在先天劣勢,要想實現集體經濟的長期向好發展,需要引入專業企業,借助他們管理優勢和成熟的銷售渠道進行運營,實現社會化、市場化,保證持續穩定收益。對此,東方電氣積極協調引進四川和欣藥業與特布洛鄉特惠合作社進行合作,出資對東方特惠苦蕎產業園進行擴建,使原糧加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原糧收購帶動種植戶超過1000戶,戶均增收近2000元,還聯合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結合當地其他特色資源,研制出精芪參茶、彝煌茶等多款新產品,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穩定發展。
3.做好企業專業優勢與地區資源優勢的有機結合。通過有效對接東方電氣產業優勢和昭覺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項目,全力推動總容量7500KW的20個村級扶貧光伏電站建設項目落地,積極采取措施確保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能源局審批并按期全額并網發電,每年可實現扶貧收益超過600萬元,且收益穩定持續20年,惠及全縣71個貧困村,貧困人口2萬余人,每年給每個貧困村帶來村集體收入近8萬元,并就近提供了公益就業崗位,為貧困村壯大集體經濟、穩定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東方電氣集團始終把教育幫扶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堅持扶貧與扶智并重,在昭覺縣實施了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全學段幫扶。
1.實施“一村一幼”建設,助力“學前學普”行動。學前教育的不充分、語言問題的阻礙是昭覺縣脫貧攻堅“短板中的短板”。作為彝族聚居地區,當地群眾多年來習慣以彝語交流,“聽不懂,不會說”普通話造成了廣大彝族學前兒童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后,學習跟不上、效率低等“教育困境”,進而甚至出現厭學、輟學等情況。東方電氣集團通過實施“一村一幼”標準化幼教點建設,為貧困地區的適齡兒童提供了方便、優質的學前教育環境,有效促進學前階段學會普通話,讓孩子們不再輸在起跑線上。
2.捐資設立教育扶貧基金,增強教育扶貧效果。在全縣范圍內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和獎教金,旨在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珍惜學業,認真學習,成長成才;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減輕負擔,專心學習,逐夢未來;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愛崗敬業,提升教學質量。一方面通過助學金,有效避免因貧失學和因學致貧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通過獎學金、獎教金,表彰先進,激勵后進,營造良好學習和教學氛圍,從而有效促進貧困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3.加大支持力度,強健師資隊伍。增強師資力量,是教育幫扶的重要環節,只有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才能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的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對此,東方電氣集團積極聯合四川省德陽市教科院、德陽市招生辦組織開展了針對昭覺縣200余名中小學骨干老師的專項培訓,幫助提升教學水平;此外,充分發揮集團資源優勢,促成北京師范大學、東方電氣、昭覺縣簽訂教育幫扶三方協議,重點實施包括鄉村骨干教師培訓、幼兒園教師示范性培訓、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等多類型多層次培訓,已累計培訓教師676名,有力推動師資隊伍水平提升。
三、東方電氣集團始終把黨建扶貧作為基礎性、引領性的重要舉措,認真落實“抓黨建、促脫貧”的要求,做實黨建扶貧各項舉措,積極動員集團全體黨員和職工參與脫貧攻堅。
1.做好政策宣貫解讀。通過黨建交流、農民夜校、座談培訓等方式,及時向當地貧困群眾宣貫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宣貫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惠農惠民等方面的決策部署,引導貧困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2.持續深化結對共建。通過加強互訪交流,共享黨建工作信息,幫助結對貧困村黨支部進一步健全規范黨建制度,建立完善黨建工作臺賬,規范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激發基層黨建活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3.大力推進移風易俗。通過采取鄉黨政使用幫扶資金承擔三分之二,貧困群眾出資承擔三分之一的模式,為貧困戶實施廚衛改造、購置客廳三件套,不僅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還有效引導當地貧困群眾改變陳規陋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此外,通過開展覆蓋特布洛鄉11個村的移風易俗專項評比行動,對各類先進代表進行表彰和物質獎勵,有效激發了廣大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從而有效推動當地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的轉變和社會文明的提升。
4.加大結對幫扶力度。通過組織黨支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根據致貧原因,制定專項幫扶措施,有效解決貧困戶的重點難題。2020年,針對受到疫情影響,當地群眾外出務工受阻,收入來源收窄,返貧致貧風險加劇的情況,東方電氣集團及時策劃開展了面向特布洛鄉全體結對貧困戶的跑山雞捐養認購幫扶項目,短短幾天時間,全集團黨員職工就認購超過12000只,對貧困戶穩定收入形成了直接補充。
5.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東方電氣集團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積極幫助當地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為貧困地區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人才基礎。一是通過組織赴企業交流學習、開展專題培訓班等方式,幫助當地基層干部提高認識、開闊眼界、啟發思路;二是積極協助結對黨支部做好黨員培養工作,加大黨員發展和黨員人才培養力度;三是堅持在黨員中培養創業致富骨干和帶頭人,加強培訓以提升致富帶頭人帶富能力,強化激勵以提升致富帶頭人帶富潛力,示范引領以發揮致富帶頭人帶富引力。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東方電氣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完成了各項定點扶貧任務,支持昭覺縣如期實現了脫貧摘帽,助力彝族群眾與全國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會。